编者按:一边是学生记者,一边是花滑奥运冠军、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申雪,这样的组合能碰撞出什么火花?下面这篇由北京京西学校学生周蕙华、邹诗然采访,周蕙华、李妙言、邹诗然、槐笑萱、张家源、郑昕怡共同撰写的文章,就能给您答案。
小记者的感想:采访申雪老师源自我对花滑的爱好,想了解这位世界冠军的少年时光和成长经历。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愈发深刻理解,那无数的冠军头衔、奖杯和奖牌背后的付出和真正的意义。优秀的运动员获得一次世界冠军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申雪老师在长达十年间多次获得世界冠军,更在退役后全心致力于花滑运动的推广,这其中,没有热爱,不可能实现。
遇到困难一定要坚持到底
“请申雪老师分享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的经历。”面对我们的问题,申雪谈到了两次比赛:她和赵宏博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的那届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编者注:2000年),以及二人的第一次世界锦标赛(编者注:2002年世锦赛)夺冠经历。
“我和赵老师搭档的前7年,获得过多次全国及亚洲冠军,还有世界亚军。看似和世界冠军只有一步之遥,可是我们获得了多个亚军后才拿到世界冠军,我一度认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获得世界冠军了。”申雪说。
申雪接受小记者采访。
“那一次大奖赛总决赛是在花样滑冰水平非常强的俄罗斯举办的,东道主选手实力强劲,比赛竞争非常激烈。整个赛场里,中国队只有我和赵老师及教练等5个人。”申雪幽默地说,“可能是不想给我们压力,也是没有预期我们能拿到冠军吧。”最终,凭借完美发挥,申雪和赵宏博成功拿到了第一块世界大赛金牌。
另一次比赛是2002年在日本长野举办的世锦赛,那一次,她与赵宏博凭借着对《图兰朵》的完美演绎,拿下生涯首个世锦赛冠军。
在申雪老师的职业生涯中,有辉煌和巅峰,同样也有困难、挫折甚至遗憾。
2005年8月,为了备战第二年的都灵冬奥会,申雪与赵宏博赴昆明集训。然而,赵宏博在训练中跟腱断裂。
“那次,我们本来已经离冬奥会一步之遥,也是距离夺得金牌最近的一次。”申雪说,”如果我们正常坚持训练,都灵冬奥会时,我们是至少有60%到70%的胜算。因为之前我们拿到了所有冠军,实力上有很大优势,如果正常比赛的话,我们肯定没有问题。”
但是,突如其来的伤病令他们感到所有希望都要破灭。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花滑的热爱让他们没有放弃,很快赵宏博就进行了跟腱的手术,并坚持在术后继续训练备战冬奥会。
其实,术后恢复期进行训练,一次轻微的碰撞或支撑都有可能导致二次跟腱断裂。两人恢复训练后,每天总要相互鼓励。脚上的伤让赵宏博无法完成一些动作,申雪就让他坐在椅子上做托举动作以保持肌肉力量和状态。
正是靠着这样的努力,二人最终奇迹般地参加了都灵冬奥会,并拿到一枚铜牌。4年后,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他们又为中国夺得第一个花样滑冰冬奥会冠军。对此申雪感慨说:“每当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成功就会来到你的面前。”
全力推广花滑运动
退役后,申雪继续在花滑领域前行,目前她担任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致力于推动中国花滑事业的发展。
“很多大型比赛都是在专业冰场里进行的,这样和民众的接触会有距离感。因此我们要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商业冰场上举办一些比赛,比如俱乐部联赛,这样小朋友和家人一起逛街时或者路过时看到有人在冰场上滑冰也许就会被吸引。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使更多人更加直观地了解花样滑冰并参与其中。”申雪介绍了一些推广花滑运动的“小窍门”。
申雪与小记者合影。
采访中,我们还提前了解了一个暂未公布的计划:全新的“全国花样滑冰广播体操”将于北京冬奥会期间面向社会推广。申雪说:“现在协会在做全国第一套花样滑冰广播体操。这个活动当中,我们选择了专业的老师来做阶梯式的教材,之后会拍成短片,在学校里和社会上推广。这套广播体操有文字和讲解,我们把花样滑冰标志性的动作都融入进去了,大家练习时可以联想到花样滑冰,再看花滑比赛时就会想到,这个动作我也会。以此更好地贴近普通人,让他们去真正参与和了解花样滑冰这项运动。”
申雪希望,借助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通过直接有效的方式宣传花样滑冰这项运动。
采访快要结束时,我们提出请申雪给青少年花样滑冰爱好者们一些寄语,她说:“希望中国新一代的青少年花样滑冰爱好者们不仅通过花滑运动锻炼体魄、学习技术,也能获得坚韧的毅力和踏实的品格。把你们热爱的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