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小时候非常懂事,她懂得节省时间,每天放学后总是跑着回家,帮助母亲做家务,干农活。长时间的奔跑锻炼了她的耐力。
学校举行运动会时,王丽萍总参加长跑项目,并且总是获得第一名。体育老师注意到了她的天赋,希望她能够系统训练体育。初时,父亲担心训练会影响学业而反对,但王丽萍对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只好偷偷训练,并参加镇上的比赛。
多次获奖后,王丽萍在体育圈内名声鹊起。13岁那年,她被凤城市体校的教练看中,并收到了体校的录取通知书。体校免除了她的学费和生活费,只要她专心训练。
这让王丽萍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样她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父亲虽然不太高兴,但并未反对,只是告诉她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
初到体校不久,王丽萍从中长跑转向学习竞走。竞走在中国起步较晚,是一项技术和耐力并重的运动。中国的体育学者发现,这项运动适合亚洲人训练,如果能在技术上达到极致,未来在国际舞台上夺得金牌的可能性非常大。
虽然刚开始转项目时,王丽萍的成绩落后于同龄的队员,这让她一度失去信心。但她不愿意轻易放弃,于是在假期中偷偷加练,一个人在运动场上重复练习教练教的动作。
王丽萍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她的成绩迅速提升,成为体校中最优秀的竞走运动员。
1992年,16岁的王丽萍被推荐给辽宁省竞走队的教练王魁。王魁是中国第一代竞走教练,也是中国首位竞走金牌得主陈跃玲的教练。尽管王魁以严格著称,甚至曾与学生陈跃玲因严厉的教学方法反目成仇。
王丽萍到省队后,她见到了她一直敬仰的陈跃玲,陈刚获得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金牌。王丽萍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像陈跃玲一样,身披五星红旗站在奥运会领奖台的最高处。
训练的高强度使王丽萍屡遭伤病。1995年底的一次训练中,她严重扭伤了左膝,痛得几乎不能走路。父亲十分心疼,特意带她到沈阳寻医问药。医生建议她暂停训练,甚至有可能无法继续运动生涯。
伤心的王丽萍只能先回家休养。在家期间,她因无收入而外出找工作,甚至上街卖菜以减轻家庭负担。
大约半年后,王丽萍开始接受传统的中医治疗,如推拿和针灸,逐渐恢复。1996年底,她重返队伍继续训练,并慢慢恢复了状态。
1997年4月,王丽萍成功入选中国田径队,她看到了参加悉尼奥运会的希望。她参加了世界杯竞走赛,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她没有放弃。次年,她在重庆的亚运会选拔赛中获得全国第三的佳绩。
1999年,在田径世锦赛上,辽宁的队友刘宏宇赢得了女子20公里竞走的世界冠军,展示了中国竞走的实力。刘宏宇成为悉尼奥运会的夺金大热。
对王丽萍来说,直接晋级悉尼奥运会的机会已经错过,她只能通过国内选拔赛争夺最后一个奥运名额。
悉尼奥运会前,中国田径队举办了三站选拔赛,王丽萍带着必胜的信念参加这些比赛,并在所有比赛中战胜了刘宏宇和竞走名将王妍。
最终,王丽萍与刘宏宇一起代表中国出战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
悉尼奥运会开幕后,女子20公里竞走的竞争非常激烈。尽管中国教练组将夺金希望寄托在刘宏宇身上,王丽萍本人并未抱太大希望,她只希望能够进入前三,赢得一枚奖牌。
比赛开始后,刘宏宇显示出了超群实力,早早地走到了第一梯队。但长距离的比赛使她感到压力巨大,由于过于急躁,她的动作开始变形。
最终在距离终点不到4公里时,刘宏宇因动作违规被裁判罚下。这一刻,许多观看直播的中国观众都感到非常失望,以为金牌无望。就连中国竞走队的工作人员和教练组也离开了比赛场地,当时王丽萍虽然还在赛场上,但她只在第五位,与前面的选手有相当的距离,大家对她夺得金牌甚至前三的希望不大。
即使是早先准备好国旗的观众也都离开了,王丽萍在赛场上显得孤单。
然而,刘宏宇被罚下后不久,王丽萍前面的两位选手也因违规被罚下,她一下子进入了第三名。当时王丽萍心情复杂,看着队友被罚下,她成了中国队的唯一希望。她强迫自己保持专注,保住前三的位置,绝不让自己因违规被罚出局。
当距离终点还有不到2公里时,处于第一位的意大利名将贝鲁妮也因违规被罚下,王丽萍上升到了第二名。当时她已经感到自己能获得一枚银牌已经足够突破了,因此她没有加速,而是继续保持自己的节奏和技术动作。
当第一位选手,东道主选手塞维利也因技术问题被罚下时,王丽萍突然成了第一。她成为了第一个进入体育场的参赛选手。
全场观众都感到惊讶,而王丽萍则偷偷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后面的选手还远远落后。因此,她没有追求速度,而是继续优化动作。王丽萍后来在采访中提到:“进主场地大概有100米,我觉得这100米我走得很漂亮,技术确实达到了高峰,感觉自己走进了新的生活。”
最终,24岁的中国选手王丽萍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夺得了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的金牌。令人遗憾的是,当她冲线之后,没有一个人上前和她击掌庆祝,连工作人员和教练都已经提前退场。在那一刻,王丽萍显得有些孤立无援,她试图在观众席中找到一面国旗,但却未能如愿。最后,王丽萍不得不空手绕场跑了一圈。
王丽萍赢得金牌后的场景经常被提起,她也常被誉为“最孤独的奥运冠军”。
在这场比赛中,王丽萍不仅战胜了她的前辈陈跃玲,也使自己名声大噪。陈跃玲,当时已32岁,不再处于巅峰状态,代表美国队参赛,最终仅名列第38。
赢得奥运金牌后,尽管名气大增,王丽萍的教练却告诉她,从领奖台下来之后,一切要重新开始。
2011年11月,王丽萍代表辽宁队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九届全运会。因膝伤影响,她败给了队友王妍。
全运会后,膝伤困扰的王丽萍申请了一年的休假。
这一年,王丽萍并没有闲着,而是完成了人生的大事——结婚。
2002年5月1日,王丽萍在威海市的一家酒店穿上婚纱。她的丈夫邹蒙辉也是竞走运动员,比王丽萍年轻两岁,在1997年的八运会上赢得了男子50公里竞走的冠军。
两人同为国家队队员,邹蒙辉曾表示,他第一次见到王丽萍时就被她吸引。当时队内规定不能恋爱,他们只得秘密交往。尽管后来王丽萍因夺冠名声大增,她依然选择与邹蒙辉结婚,证明他们的感情非常坚固。
结婚后,王丽萍和邹蒙辉在大连安家。2004年年初,王丽萍在大连为自己诞下一女。生女后,她考虑是否复出备战即将到来的雅典奥运。
2004年4月,王丽萍决定复出。她把仅三个月大的女儿托付给婆婆,重新加入国家队。归队后不久,王丽萍很快回归训练状态。在接下来的选拔赛中,她连连获胜。
尽管已非巅峰状态,王丽萍成为唯一一名参加雅典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的中国选手,最终获得第八名。赛后,她透露了退役的想法。
2005年,29岁的王丽萍宣布退役。退役后,她从事了一段时间的体育管理工作。由于感觉自己除了竞走外缺乏经验,王丽萍后来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毕业后,她受邀成为北体竞走队教练。
2015年,看到国家队人才充沛,王丽萍决定辞职。之后,她与奥运冠军邢傲伟和其他两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一家体育投资基金。
2016年3月,王丽萍在北京创办了“王者传奇”俱乐部,希望为日益增多的跑步爱好者提供专业指导。起初,她甚至亲自教授跑步技巧。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流行,王丽萍也开始在抖音上分享跑步知识,她的账号“王丽萍竞走奥运冠军”拥有近59万粉丝,大多数粉丝都是跑步爱好者。
2022年中秋节前夕,王丽萍在微博分享了一家三口的照片,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珍惜。
今日,48岁的王丽萍既是商人、网红,也是跑步爱好者。她的俱乐部定期在全国举办跑步比赛,她也常跟随比赛奔波各地。退役多年,王丽萍依然热爱运动,从未离开赛道。
多年后,王丽萍已经释怀了2000年奥运冲线的孤独一幕。她深知自己为国争光,也获得了名誉和奖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普通人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运动员能登上奥运舞台已是成功,无论成败,我们都应为他们鼓掌。工作人员和教练员也不应提前离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