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报道称,篮球运动员杨瀚森前段时间完成了体重增加,从118公斤增至122公斤,增重达4公斤。对于一个篮球运动员来说,这个增幅并不小。
一些球迷可能会想,为什么NBA的“大个子”球员都需要增肌呢?比如王治郅、姚明、易建联,还有周琦和杨瀚森。然而,只关注增肌并不完全是好事。
以姚明为例,尽管增肌后他的内线威慑力增强,但由于体重大幅增加,也导致他频繁受伤,留下了隐患。
可以想象,即使姚明的威慑力稍有损失,即使他的职业生涯能延长一些,就像与他同龄的帕乔-加索尔一样。加索尔相较姚明更早进入NBA,率领球队并在41岁宣布退役。若姚明能在36岁退出,也将延长中国男篮竞争力,提供更多支持,改变整个队伍的命运。这样易建联就不用独自战斗,中国男篮在伦敦和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也能更加出色,提升整个队伍的实力。
展开全文
增重的盲目性对球员和中国男篮并非明智之举。姚明增重后频繁受伤,暴露出东亚人种体质“脆弱”的真实问题。在高强度的比赛中,承受过大的体重对膝盖和双腿都是极大的负担。现代篮球风格演变,不再急需“大中锋”,可根据球员特点有效发展,无需回归“传统”模式。
因此,考虑到现状,是否需要杨瀚森必须增重,或者大幅增重,值得深思。中国男篮急需真正顶尖球员的存在,这不是其他意图,而是竞技体育的本质。要珍惜每一个被NBA选中的球员,如今培养出一位首轮秀球员已是18年后的事件,难得一见。应理性对待增肌,或许不急于行动。
综上所述,关于如何科学地增重,我们需要多方面考虑,不能盲目跟从潮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